关于公开征求《黄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意见建议的公告
结果反馈
反馈时间:2023-07-21 15:332023年1月20日至2月19日,我局就《黄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通过黄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期间共征求意见5条,采纳情况如下:
一、网友:新**(手机号158********)提出:徽州区不能只是名义上的中心城区,要实实在在的成为黄山市中心城区的“干货"。首先从以下方面去规划布局:1.交通方面:加快加密徽州区与屯溪区的直线连接,从徽州区的二环路向南延伸至山深线与丰乐大道贯通,徽州区的滨河北路拓宽成主干道,东连歙县主城区,西延伸至一级公路。2.园区方面:加快处理城北闲置土地和烂尾楼,对接长三角杭州都市圈,布局智能制造飞地战略,节能环保基地建设,靠近滨河北路一带打造商务办公区。3.城市建设方面:定位清晰,功能区划合理,集约化管理,城市配套工程建设要完善起来,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并与高铁新区相得益彰。4.文旅方面,充分挖掘和保护好徽派特色,资源有效整合,跨省对接。
答复:(一)交通方面:
1.“徽州区的二环路向南延伸至山深线与丰乐大道贯通”的建议予以采纳。在规划中对路网进一步优化完善,将二环路与山深线和丰乐大道连接贯通。
2.“徽州区的滨河北路拓宽成主干道,东连歙县主城区,西延伸至一级公路”的建议未采纳。徽州区的滨河北路因位于丰乐河边,从安全方面考虑不具备拓宽的条件。
(二)园区方面(已采纳):《黄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对园区提出了发展指引,将逐步整合区位相邻、产业相近、规模较小、发展相对滞后的园区,形成集聚发展、错位发展态势。创新土地供应方式,鼓励土地混合开发和空间复合利用,加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盘活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城市建设方面(已采纳):规划将徽州区定位为重要的工业基地、物流基地,功能复合的城市住宅区,休闲观光旅游的接待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其中岩寺组团重点打造创新集聚、产业多元的高能级新城区。实施“东进、西伸、北拓”扩容升级,将岩寺组团划分为城北产城融合片区、城南城市更新片区和望丰循环经济产业片区。按照“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配置要求,完善商住、文化、体育、公园绿地等设施布局。推进以岩寺为中心,西溪南、潜口等重点区域为支撑,与黄山高铁片区紧密衔接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四)文旅方面:规划中建立了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统筹市域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以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为基底,以河网水道、古驿道等交通通道为轴线,以聚落为点,共同构建全域魅力空间格局,彰显“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
(五)根据相关要求,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与相邻地市及相邻省市进行了多轮对接。
二、网友杨**(手机号158********)提出:徽州区作为黄山市的中心主城区,不要停留在“名义”上的,要实实在在的成为中心主城区“干货”,必须加快加密交通快速通道连接,交通方面:徽州区的二环路向南打通延伸连接山深线与高铁新区的丰乐大道交汇处。徽州区的滨河北路拓宽直接东延伸歙县政务新区主干道,西延伸徽州区段一级公路。城建方面:在未来,沿着滨河北路一带打造徽州区高端商务办公社区,直接串联到高铁新区。低效闲置土地彻底清除,集约节约土地资源。功能方面:徽州区要做为黄山市有特色的中心城区,融入长三角,杭州都市圈,智能制造业和节能环保基地,智慧城市的成功典范。
答复:(一)交通方面:
1.“徽州区的二环路向南打通延伸连接山深线与高铁新区的丰乐大道交汇处”的建议予以采纳。在规划道路网中北延梅林大道至徽州区二环路,加强主城区与各组团之间的联系。
2.“徽州区的滨河北路拓宽直接东延伸歙县政务新区主干道,西延伸徽州区段一级公路。”的建议未采纳。徽州区的滨河北路因位于丰乐河边,从安全方面考虑不具备拓宽的条件。
(二)城市建设方面(已采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考虑了徽州区沿滨河路东段重点提升生活服务功能,提升滨河景观,完善公共服务相关商业服务设施。同时,在规划编制工作中将节约集约用地理念贯穿其中,实施低效土地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开发强度和时序的管控。
(四)功能方面:(已采纳)徽州区作为黄山市的中心城区,近年来都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优势,下步将深化“一区六园”建设,加快推动循环经济园转型升级、扩园增量;提速城东工业园“二次创业”,打造粉末涂料产业园,探索成立新材料研究院;推动城北低碳园提质增效,拓展城北三期发展空间,开展闲置低效用地“深度治理”,推动纺织服装行业集约集中;加快释放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产能,培育一批优势智造示范企业;扎实推进丰南经济园绿色转型,加快一期绿色建筑产业园运营和二期标准化厂房建设;以新零售为重点,做优跨境电商产业园,不断提升区域影响力。
三、网友朱**(手机号138********)提出:机场什么时候搬迁?
答复:根据职责分工,机场迁建工作是由发改部门牵头负责,我局将积极做好机场选址及用地保障工作。
四、网友张*(手机号159********)提出:本国土规划,未抓住大黄山下做大黄山市本中心城区的守正,没有守正,光发散,实则又耽误了黄山市未来十四五的发展。1.守正,就是做大黄山市中心城区,就是依据2011年浙江省城市规划院的方案,尽快将屯溪,新城,岩寺三个组团连为一体,政务功能适当迁址到高新区这个中心位置范围内。去除安徽省专家的所谓生态长廊,因为其已被封闭式一级公路绿化带所分割,实为名存实亡。还不如调转生态长廊到新安江沿线。浙江院的规划,是最有利于黄山市作为大黄山的做大的。不做大黄山市城区范围,就叫大黄山,那是为他市做嫁衣裳。2. 三个组团还没搞清楚,还没落地,还没把岩寺落实为中心城区,又来什么徽城组团,海阳组团,实属不负责任。请慎重再考虑,以务实的,更前瞻性的视野,更新国土规划。
答复:1.未采纳。目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依据经国务院批准的“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来编制,落实了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受地形地貌、用地规模、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等因素的影响,我市城市的特点为组团式发展,在规划中屯溪组团、新城组团、岩寺组团作为中心城区的主城区,构建城市环线及快速路,强化了各组团之间的联系。
2.为加快推进南部城镇群协同发展,统筹产业、城市功能布局、要素配置,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城市人口集聚度和发展首位度,形成市域核心增长极。南部城镇群在中心城区三个组团(屯溪组团、新城组团、岩寺组团)的基础上,拓展休宁的海阳组团和歙县的徽城组团,形成五组团联动协调发展的南部城镇群发展格局。
五、网友方**(手机号153********)提出:城市性质中提出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但是公示稿中没有提供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图,公众无法参与提具体意见,规划中有没有构建轨道交通系统,有没有构建城市快速路系统,机场是否有相关构想保证空铁一体。
答复:1.我局在编制《黄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时,统筹考虑落实综合交通相关专项规划要求,已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通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线、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等交通线网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2. 目前机场搬迁工作具有不确定性,暂不具备空铁一体构想的条件。待机场迁建工作明确后,我局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机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空铁一体协同发展。
2023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