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地印章”贴上智能芯片
为加强测量标志保护,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水平,黄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近日全面启动全市测量标志二维码标识安装工作。旨在利用数字化手段,为全市404个永久性测量标志点打造专属“电子身份证”,构建一个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管理体系。

科技赋能,一码多能破管理困局。此次运用先进的二维码技术,赋予每一个测量标志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证”。使用手机扫码,即可清晰显示该标志点的点名、等级、类型、精确所在地、管护人员及联系电话等核心信息,并可直接关联至安徽省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平台。这一创新模式突破了传统管理的局限,实现了“一码多能”:管理部门可通过后台实时更新维护记录,实现动态监管;专业测绘单位可快速获取测量标志的当前状态和使用信息,极大提高了外业工作效率;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便捷的参与渠道,公众若发现标志损坏,可立即扫码举报,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分类实施,稳步推进全域覆盖。为确保工作质量,二维码标识牌采用防腐蚀、防篡改的专用材质,确保在复杂环境下持久耐用;项目前期已在部分区域完成试点,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正优先对道路沿线、城市规划区等平缓区域的水准点和GNSS点进行一体化安装,后续将逐步推进至崇山峻岭中的三角测量控制点。整个安装任务计划于2025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
长效保护,构建智慧监管新机制。黄山市将以此次二维码数据采集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全市测量标志数据库。定期开展二维码完好性巡检,检查二维码的完好性,并结合普法宣传,鼓励广大群众扫码参与监督,构建“专业维护+社会共治”的长效保护机制。
测量标志作为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推行二维码管理,不仅有效提升了测绘标志群管群护的能力水平,也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精准、更可靠的基础保障。这一举措标志着黄山市在测绘地理信息智慧化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皖公网安备341000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