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省委宣传部等《转发中央宣传部等关于印发<2022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的通知》
转发省委宣传部等《转发中央宣传部等关于印发<2022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委宣传部、司法局、农业农村局、法宣办,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办公室、黄山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室,市直和驻黄各单位:
现将省委宣传部等《转发中央宣传部等关于印发<2022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各地各有关部门组织开展2022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活动总体开展情况请于5月19日(星期四)下午下班前将盖章扫描版及电子版报送市法宣办。
联系人: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吴红涛 毕淇媛
联系电话:2355807
电子邮箱:huangshanpufa@163.com
转发中央宣传部等关于印发《2022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的通知》
各市(广德市、宿松县)党委宣传部、司法局、农业农村局、法宣办,省直相关单位:
现将《中央宣传部 司法部 农业农村部 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2022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各地各部门要切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把民法典宣传作为“喜迎二十大,普法在行动——服务大局普法行”的一项重要举措。要针对农村干部群民的有关规定,以高质量普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要组织开展好今年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精心策划制定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二要聚焦重点任务。以“民法典进农村”为重点,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举办2022年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典亮村居振兴乡村”主题普法宣传活动,会同省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组织召开乡村振兴促进法座谈会。省司法厅、省法宣办把民法典法律知识作为“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普法骨干培训班的重要内容,会同省民政厅组织开展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及“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推荐工作。省法宣办组织参加全国百家网站微信公众号民法典知识竞赛活动。各级法宣办会同党委宣传部门、民政、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统筹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家书屋、乡村大讲堂等平台,广泛开展以民法典宣传为重点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三要提升宣传效果。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法宣办要发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及时跟踪报道宣传月活动动态及成效,为宣传月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认真总结宣传月活动的成功经验,促进民法典宣传工作持续深入。
各地各有关部门组织开展2022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活动总体开展情况请于5月25日(星期三)下午下班前书面报送至省法宣办。
2022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重要指示精神,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根据全国“八五”普法规划和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国法学会等九部门2021年4月印发的《“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要求,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全国普法办决定,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以“民法典进农村”为重点,在全国组织开展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把民法典普法作为“八五”普法重要内容,以“民法典进农村”为重点,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引导全体公民深刻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着力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以高质量普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主要内容
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宣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法治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入宣传民法典实施以来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针对农村干部群众法治需求和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出宣传民法典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有关规定、乡村振兴促进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涉农重点法律法规。
三、活动时间
2022年5月1日-31日
四、重点安排
1.围绕民法典中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法律问题,组织制作系列短视频;
2.组织召开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座谈会,推动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法律精神、原则和要求贯彻落实到农业农村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3.以“民法典进农村”为重点,组织举办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4.组织开展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推荐工作,推动各地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契机,深入推进民法典学习宣传;
5.以第十八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为载体,征集展播一批民法典宣传优秀动漫微视频;
6.组织开展全国百家网站微信公众号民法典知识竞赛活动。
五、推进措施
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大力推进民法典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军营、进网络,在加强社会面上宣传的同时,以“民法典进农村”为重点,开展好以下工作。
1.村(社区)设立民法典法治宣传阵地。在村(居)委会服务窗口、农家书屋、法律图书角等公共场所摆放民法典宣传资
料,供群众学习。在村(社区)公共活动场所设置民法典宣传
栏、张贴民法典宣传海报,把民法典和法治元素融入村(社区)
文化广场、公园等,鼓励和引导村(居)民创作法治宣传文艺节目、法治故事、农民画、剪纸等民法典法治文艺作品。
2.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结合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组织开展对村“两委”干部、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基层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等的民法典法律知识培训。充分发挥乡村“法律明白人”队伍熟悉农村常用法律知识、熟悉基层民情民意的优势,热心为农村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帮助。
3.加强村(社区)民法典宣讲。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的作用,利用村民学校、道德讲堂等阵地,安排村(社区)法律顾问为所服务的村(社区)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村(居)民微信群、村(社区)公众号等推送转发民法典学习相关内容。
4.开展基层依法治理活动。结合“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开展村民评理说事、民情恳谈,对村(社区)“四民主三公开”工作进行评议,以民法典为依据对村规民约进行修改完善,旗帜鲜明反对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组织引导村(居)民开展制定家规家训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群众诉求点多面广的特点,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策划。各地各部门要把民法典普法作为“八五”普法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组织开展好今年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要紧紧围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精心策划制定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不断推进民法典学习宣传制度化、常态化。
(二)压实工作责任。要把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公益普法等制度相结合,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普法办和司法厅(局)要协调有关部门整体联动、形成合力,把握好民法典宣传的重点内容和宣传节奏,制作提供丰富实用的民法典宣传品。
(三)注重宣传实效。要把深刻的思想讲深刻,把管用的法律讲管用,把生动的故事讲生动。坚持群众关心什么民法典普法就讲什么,群众在哪里民法典普法就开展到哪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精准帮助群众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学习宣传民法典。坚持什么宣传方式有效就用什么方式,把传统方式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使民法典普法宣传既丰富多彩又雅俗共赏,提高宣传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到达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要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实际,灵活采用线上、线下方式组织开展活动,不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