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以法治之力支撑和服务不动产登记“走在前、勇争先”
为发挥不动产登记“明晰产权、维护权益”的本质作用,黄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依法登记 保护产权”为行动指南,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领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防风险保安全优服务的根本途径,以高质量登记维护产权主体合法权益,不断提升登记工作法治化水平。
一、发挥法治引领,赋能营商环境
(黄山市不动产登记综合创新示范工作被收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典型经验与案例》)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坚持登记与法治同向发力,发布全国首个《自然资源和不动产三维立体调查登记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申请人在线真实意思表示及查验规范》地方标准,以地方政府令正式发布全省不动产登记领域首部专门性规范《黄山市不动产登记若干规定》,作为主要起草人员参与国标《地籍调查规程》和行标《不动产登记规程》《地籍数据库第1部分:不动产》起草工作。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黄山市不动产登记机制、业务、技术、服务等自主创新成果总计33项,共获得12项软件著作权和1项作品著作权。黄山市依法推动不动产登记综合创新示范工作荣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这也是全国不动产登记领域唯一荣获命名的项目。近年来,安徽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报告及2022年、2023年、2024年各季度营商环境评议结果显示,黄山市登记财产指标年度及季度表现均一直处于全省前列。
二、强化法治保障,防范重大风险
(邀请法律顾问开展防范诉讼风险法律讲座)
加强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双保险”配备,促进共同参与处理登记方面全过程法律事务。充分发挥“双保险”的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做好业务会审、合同审查、规范性文件起草、复议诉讼案件办理、信访案件化解等,对登记业务和重大决策独立发表法律意见、进行法律论证,保障登记工作规范有序。梳理不动产登记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184项编印成册,对于不同层级领域文件存在交叉重叠的情况进行分类归纳,建立文件目录清单,及时更新文件新增、修订和废止情况,保证文件时效性、一致性、准确性。每季度开展1次登记风险防范法律讲座,围绕日常工作中登记程序不规范、法律法规适用不准确及履行岗位职责不到位等问题进行讲解,旨在规范窗口工作人员在处理登记事务过程中服务质量、工作作风、依法履职等细节,从严从实落实不动产登记“六不准”,确保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依法依规办理。
三、增强法治思维,维护登记权威
(法律顾问团队深入登记窗口一线坐班)
聚焦“守底线、抓质量、优服务”,着力提升不动产登记队伍法治素养,更好支撑不动产登记全过程全环节各项工作。落实法律顾问每周坐班制,深入登记窗口一线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开展法律事务咨询、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等,立足登记实践充分发挥咨询论证、审核把关作用。一年2次开展不动产登记“法治体检”,通报登记风险隐患检查情况,形成体检报告及整改台账,并将检查结果运用于人员的年终考核,通过查找“痛点”、堵塞“漏点”、打通“堵点”,狠抓登记质量。做实做细岗位职责,系统全面梳理出不动产登记全业务流程9大方面33个廉洁风险点,制定90条防控措施,预防治理廉政风险,最大限度缩减自由裁量权,从根本上杜绝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违法违纪行为。积极打造多元化普法阵地,设立不动产登记法治工作室为企业群众提供政策详细解答,针对涉及继承、赠与、法拍、历史遗留问题等复杂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用法用情用心为企业群众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
四、践行法治登记,守牢案件质量
(登记人员现场观摩涉不动产登记行政案件庭审)
质量是行政应诉工作的生命线。全面、准确、规范、及时做好每一件行政应诉工作,积极组织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全程参与行政案件,严格把关法律文书和证据材料的规范性,主动跟进案件进展、研判案件走向,明确答辩重点,与行政复议机关、法院、检察院等单位保持信息互通、案情资源共享,做到应诉有法有理有据,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全市未发生一起错登和败诉案件。严格落实登记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误登记责任倒查问责制,要求被诉登记事项经办人员和分管负责人全程参与行政应诉案件处理,通过“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学”积极主动接受司法监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广“教科书式”案例培训,全面复盘梳理每一起案件裁判要点、法条引用等情况,深入分析案例焦点问题、分享工作启示,以案说法、以点带面进一步规范登记行为,引导一线窗口人员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维护不动产登记秩序安全稳定。
下一步,黄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着力提升不动产登记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全面加强登记队伍法治素养建设,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不断增强风险隐患源头防控化解能力,切实维护不动产登记严肃性和权威性,以法治之力支撑黄山市登记事业高质量发展。